重拾信心没那么容易:缺少市场信用,又谈何信心?

日期:2023-07-29 10:13:06 来源:永不出场的戈多

市场最重要的是什么?

是信用,信用越好,资金流转的速度也越快,企业的赚钱效应也越高;如果一个庞大的经济体,到处是拖欠,企业与企业之间、个人与个人之间,甚至是地方与国企拖欠民企,那么,资本就会望而生畏。

资本流出,这个市场想恢复繁荣,必将付出极大的代价。


【资料图】

新出炉的数据,表明二季度经济仍在复苏,但不如一季度有力。

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.5%,二季度同比增长6.3%,这数字不是大了一些吗?但是,二季度去年的同期增长太小,只有0.4%,所以,大中有小,看环比就清楚了,二季度不如一季度给力,一季度增长是2.8,二季度只有0.8%.

说实话,经济的强与弱有太多的看点,一个GDP数字能说明的东西十分有限,对GDP数据,我始终也有一个"偏见",比较接受张维迎的说法:如果为了GDP而GDP,那就盖了一个钢厂,再盖一个好了,这当然是一种归谬,但是,也说明了一个道理,干预的力量可以推动供应端的,这并不是经济有内生力,无非是加大投资,增加财政赤字,不具有可持续性,最终还是要回头看需求。

需求又从哪来?

当然是要从企业赚钱来,企业投出去的钱要能回的来,要回到企业的利润表,这才能保证就业,提高工薪,拉动需求。

如果钱出去了回不来,都锁在钢筋水泥里了,不产生效应,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,明明银行不差钱,天天追着企业放贷,而从地方、国企到头部企业却存在着大量的拖欠款,致使很多中小微企业生不如死,靠高息贷款续命,这是一种非常可怕、也非常可憎的现象,一大批企业就是这样倒下的,更多的企业实际上已经成了僵尸企业。

所以,虽然GDP数据很好看,相当不错,但是,中小微企业是感受是不一样的,正如姚洋所指出的现象:一些国企拿到项目,不作为,抽取利润后,把项目转手给了民企。不仅如此,一些企业利用货币的非中性原则,从银行低息贷出来,再用高得多的利率拆借给民企,对工程款,也是一拖再拖,能拖就拖,自己去赚点理财的钱,而整个经济的信用链早已经支离破碎。

市场信用,需要去治理?

政策告诉我们:要为民企,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,这是就业的基本保证,首先要从拖欠款开始,因为它已经成为压垮很多企业的稻草。记得当年,快刀斩乱麻,迅速清理了三角债,现在也当如此。

干预的力量是超越市场的,还是要看政策的着力点。

既然企业缺金,本应该立即清偿拖欠款,但是,经济的核心是财政,地方财政的钱也总是不够花,所以问题也在堆积。现在,哪个工程项目如果不拖欠,按工程进度支付款项,反倒真奇了怪。

如此涉及市场根基的事,一直未改变,这不是问题吗?

标签: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